麵包樹 Artocarpus altilis
可烘可烤可蒸炸的麵包樹 Artocarpus altilis
當初以為麫包樹只是戲名,又或是卡通片的名字。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真有其樹,結出來的果實味似麫包,由此得名, 他的樹葉片很大, 可以用作傘子。鄰近九龍太子道足球場有一棵很大的麵包樹。
麵包樹又稱羅蜜樹、馬檳榔、麵包樹是許多熱帶地區的主食,果實澱粉含量非常豐富,食用前通常以烘烤或蒸,炸等方法料理,烹煮後味道與麵包和馬鈴薯相似。我們聽說,可以觀賞的地點:遮打花園,大埔洞梓苗圃,九龍公園,香港公園,摩士公園。

樹木名稱
麵包樹 Artocarpus altilis
桑科 Moraceae
桂木屬
外來樹種常綠大型喬木,可以長到30公尺高。麵包樹主幹筆直向上, 植株呈傘狀,基部還有「板根」的生長。
麵包樹樹葉
麵包樹的葉子是屬於厚紙質,上表面呈暗綠色且近光滑,全緣或是羽狀淺裂至羽狀中裂, 葉子形狀一般呈菱形、卵形或是寬卵形, 有許多變化。
麵包樹花朵
麵包樹的花是「雌雄同株」 ,也就是說它的花是「單性花」。 花序是葇荑花序(Catkin)。
一般說來,麵包樹是雄花先開後,雌花才出現,也就是說雄花序先出現,等雄花開完之後才會看到雌花序。這是生物為了避免「自體受精」的一種現象,主要也就是增加了基因的變異性與子孫的多樣性。
麵包樹果實
麵包樹的「聚合果」或稱「多花果」 ,通常由30-86枚的瘦果所組成,球形至橢圓形,直徑約有10-20公分長,金黃色 。種子乳白色 ,多呈扁的橢圓形或卵形。